經過10余年的建設發展,沈陽國際軟件園已成為遼沈地區領軍的軟件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園區一期占地近900畝,預計未來1-2年全部開發完畢。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園區已入駐企業1303家,入駐企業員工37000余人。2019年,園區企業在全市納稅貢獻約13億元左右。另外,為進一步推動沈陽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總投資80億元人民幣的沈陽國際軟件園二期項目——沈陽數字經濟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希望用5年時間實現“從業人員近10萬人、年產值達1000億元”的目標。
通過“外引內育”和“抓兩頭帶中間”核心發展策略,軟件園發展的越發穩健。“外引”的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知名企業在遼沈地區設置的分支機構,這類企業目前占軟件園企業的30%,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5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22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95家;“內育”即是對創新創業型企業進行培育,這類企業占總數的70%,其中培育了30余家遼沈本土成長的全國細分市場領軍企業,22家擬上市企業,近年預計4-5家登陸資本市場,未來5-7年培育7-10家左右上市公司。園區已經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進入國內一流軟件園區陣營。“抓兩頭帶中間”對高成長企業和預上市企業實施培育計劃,對重點企業給予服務和扶持。
2018年盛京基金小鎮落戶園區,截止到三季度末,已入駐私募基金管理人31家,在管私募基金產品75支,管理規模約137.9億元人民幣。集團旗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德鴻資本,在不到4年時間里已經發展成為遼沈頭部投資機構,累計投資20余家企業,其中有5家企業世界領先。在建設高端項目孵化平臺方面,園區投資引入的中科創新產業孵化園,是沈陽市乃至東北地區唯一一家以面向中國科學院中青年科學家創新創業服務為主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已入駐孵化科學家創業項目16個。另外,沈陽產業技術研究院已落戶沈陽國際軟件園。
考察結束時,泰州市政協考察團一行對沈陽國際軟件園在激發區域科技創新活力和助推新興科技企業快速成長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對園區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和“服務優秀企業、分享企業成長”的商業模型給予了高度認同,并對沈陽國際軟件園未來贏得更大發展充滿信心。